最新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动态
最新动态
新闻中心
修行不是一种赶时髦
时间:2017/03/04   作者:佚名   人气:4313 
学诚法师强调,真正的修行是修心,不能像商品一样被随意肤浅化、功利化、娱乐化
《 生命时报 》( 2017年03月03日   第 02 版)
受访专家: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佛教协会会长 学诚法师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原所长  张侃 
上海大学文学院中文系副教授  刘 奕
本报记者  谭卓曌
  “禅修族”悄然出现在都市人中,他们或为舒缓压力,或为信仰寄托,或为附庸风雅;他们有的吃斋信佛,寻求内心平静,一心向善;有的逃离都市,于山间行走,在禅堂坐定。生活节奏愈发加快的当下,我们突然发现,身边修行的人越来越多,各种禅修班、身心灵培训等也火热呈现。修行本是帮人洗涤心灵的好事,但好好的经却被一些人念歪了。
  修行者多,修心者少
  深圳的唐刚(化名)收入颇丰,家庭美满,内心却充满困惑和焦灼。“我找不到活着的意义。”禅修给了他一个答案。他每天在家打坐,读佛经。放下和自在,是感受到的心灵变化。56岁的张末(化名)每年都会到寺庙“隐居”一段时间,诵经念佛能帮他放下压力。“禅修的人来自全国各地,或为解除烦恼,或为修行禅宗佛法。”
  禅修的火爆让清修净土成了“热土”。浙江省天台山慈恩寺义工圣富告诉记者,慈恩寺不定期开设禅修班,截至2月26日,已有766人报名2017年的各期禅修班,而寺庙的接待能力只能提供每期20人的名额。去年国庆节,南京栖霞寺禅修活动名额只有60个,报名者却高达3500人。参加的人有一心向佛的,但也有盲目凑热闹、背离修心本义的。参加过上海玉佛寺公益禅修活动的王先生说:“那次活动我发现,大部分人是抱着好奇心而来,有的女士甚至穿着裙子和高跟鞋来。坐定的1小时里,手机铃声此起彼伏。”
  经商失败、情场失意、仕途不顺,让很多人走上更为急功近利的“修行路”。每年正月初一,北京雍和宫等寺庙都会迎来大批“信众”,只为抢上头香,借此“转运”。但不少人连敬香礼佛的基本常识都不懂,求佛而不修佛,重形式轻内容。
  打着禅修、灵修、辟谷、道家养生等修行旗号骗人、骗财、骗色的事件也层出不穷。据媒体披露,北京、上海一些以禅修为名义的共修活动,打着著名法师的名义,收取上万元的费用,却只是在会所看演讲视频。广东汕头一家寺庙的住持告诉记者,“这些要价不菲的禅修班,都是花钱买个安慰的假修行。”最近,四川一名司机驾车时饿晕而撞车,竟是辟谷养生5天所致。还有一些培训机构和导师弄玄圈钱,甚至鼓吹“性解放”,有淫秽之举。
  为何“修行”的人这么多
  国际权威民调显示,中国有10.5%的信教者,35.5%的人处于中间或潜伏状态。过去信教的是“五多”,即老人、妇女、农村人口、低收入者、文化层次低者多,如今中青年、城镇人口、高收入者、高学历者越来越多。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学诚法师认为,国人青睐修行,其一与传统文化有关。我国的儒释道传统文化里积累了几千年的信仰资源、修行经验,如今的中国依然活跃着薪火相传的修行人和文化传承者。其二与信仰有关。修行是对信仰的具体落实,反映对生命提升的需要、对心灵觉悟的渴望、对精神幸福的追求。
  “修行是追求心静,去认真思考问题。这种安宁的感觉,是物质上有一定积累的都市人非常渴望也非常欠缺的。”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原所长张侃认为,现在的人烦恼多,压力大,精神空虚,心灵迷茫,需要“片刻的宁静”,“修行”因此悄然流行。
  上海大学文学院中文系副教授刘奕认为,宗教、哲学、心理学等领域都有适应现代人的修行观与修行方式,手机、互联网的普及让公众了解到企业家、明星对禅修的追捧,容易让人接触相关知识,找到相关渠道。
  “参加修行班也是交友的一个过程。”唐刚告诉记者,龙泉寺IT禅修营不乏知名的IT人士和互联网创业者,堪称另类互联网大会。“在学员中找到志同道合者,有时能解决困境。”
  生活处处是修行
  学诚法师说,在这个多元杂糅的时代里,网络、手机等媒体技术的推波助澜,使得各种信仰类型、修行法门似乎变成大型超市的商品,可以供人随时、随意选用,导致人们将修行肤浅化、功利化、娱乐化。
  在他看来,真正的修行要建立在真正的信仰基础之上。信仰可以分成很多层次,但无论哪个层次的信仰,其本质追求都是为了超越生命的痛苦和局限,得到生命的快乐和自由。信仰的不同层次,反映了人们对“苦”与“乐”不同的认识程度和价值判断,修行的方式自然也就不同。
  “佛法相信,人们所感受的苦乐,既不是环境和他人造成的,也不是神灵的意志,而是自己内心的观念及由此观念推动的行为所造成的。”学诚法师强调,真正的修行就是修心,是将内心的观念转向“无我”,将言行转为“利他”;是正视内心、超越自我、觉悟生命,而不是心理安慰、情绪转移,或者麻醉自我、逃避现实,更不是求名求利的工具或人云亦云的文化时尚。
  “生活中处处都是修行:用心做好工作,照顾体谅家人,善待尊重朋友。”张侃认为,修行不能脱离社会,也不能脱离现实,而是要积极面对生活。
页面功能: 【字体:  】 【打印】 【关闭】 【顶部

版权所有:法门寺 www.famensi.cn     www.法门寺.cn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陕(2022)0000016
地址: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 邮编:722201 陕ICP备06006501号-1 法门寺网络中心 QQ:76940583
电话:0917-5254002(客堂) 0917-5256955(佛学院教务处) 0917-5254154(佛协) 传真:0917-5254146 邮箱:fms@famensi.com
若有缘:供佛、供佛指舍利、布施、斋僧、佛事者请径汇款此帐户。 户名:扶风县法门寺 帐号:26310801040000214开户行:中国农业银行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分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