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指舍利
当前位置:首页 > 佛指舍利 > 舍利展示
舍利在佛教中视为圣物
时间:2011/07/04   作者:佚名   人气:35084 

舍利在佛教中视为圣物。印度佛教瘗埋舍利的方式是安置于刹中、塔上或塔基下。瘗埋舍利的葬具用函瓶、钵、罐及函棺、函塔等器具。随同舍利随葬的供养品主要是"七宝":金银、琉璃、车渠、玛瑙、珍珠、琥珀等。《大唐西域记》载:"七宝小窣堵波(塔),置如来顶骨。

舍利安奉于塔中始于八王分舍利之时。塔在印度最初乃是埋藏尸骨的坟冡,释迦涅槃,八王分舍利造塔供奉后,塔才被赋予特殊的含义,成为供奉佛祖舍利的专用建筑物。古印度人一般将舍利置于塔上、刹中或埋入塔基,不筑专用宫室。瘗埋舍利的葬具用函棺、函塔或函瓶,而随葬之供养品主要是"七宝":金银、琉璃、水精、玛瑙、珍珠、琥珀等。

公元1世纪前后,印度的塔随佛教一起传入中国后,很快与中国固有的建筑形式与文化传统结合起来,形成楼阁台榭。上垂相轮九重,下为重楼阁道。这样就成为在多层楼阁上加九层相轮的塔刹。并且因塔设寺,塔寺相依,成为中国佛教的一大特色。法门寺就是这样因塔设寺的典范。《魏书·释老志》云: 凡宫塔制度,就依天竺旧状而重构之,从一做至三、五、七、九。

佛塔传入中国后,舍利的瘗埋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隋之前,大都将舍利放入石函,直接埋入塔基下的夯士之中,河北定县北魏舍利塔,河南洛阳北魏的永宁寺塔,皆用此制。

隋以后塔基下开始建筑石室、地宫,最初的石室是在放置舍利的石函周围用砖砌成简陋的墓室,只稍拓宽了舍利的放置空间,瘗埋舍利的石函较前期精致,且有多重函、瓶。

唐时方出现仿墓室地宫,由台阶、甬道、主室构成,而函则有多重,舍利容器发展为银椁、金棺、玉棺等。

隋文帝仁寿四年诏令全国各州郡建塔时,将舍利盛于特制的盝顶铜盒内,外面为石函,石函的周围砌石或以砖墙护置。函的多少没有定制:大云寺藏舍利,其容器共五重,最内是盛舍利的琉璃瓶,其外依次是金棺、银椁、鎏金函、盝顶石函;庆山寺石函则改为6块青石组成"释迦如来宝帐",内置银椁、金棺和盛放舍利的绿玻璃瓶。

法门寺地宫瘗藏有四枚佛指舍利:一枚放置于八重宝函中,舍利套在银柱于上,其外分别是:小金塔、金筐宝钿珍珠装斌玞石函。金筐宝钿珍珠装金函、盝顶金函、盝顶银函、素面银函、鎏金盝顶银函、银棱盝顶檀香木函,外用红锦袋包裹;第二枚置于汉白玉双檐灵帐之中,此灵帐是唐中宗景龙二年由法藏和尚供奉于佛祖的,内为盝顶铁函,再内是丝绸包裹的鎏金银棺,棺内盛入舍利。顶上有圆孔,可知其尚缺一桃形尖顶,与庆山寺"释迦如来舍利宝帐"大体相同;第三枚舍利置于玉棺内,其外依次是水晶棺、银包角檀香木函、鎏金盝顶银函,外裹织金锦,再外是铁盝函,放置于后室秘龛内;第四枚舍利置于银棺中,棺外包裹罗面绢里夹袱,置于钢浮屠内。浮屠外是汉白玉灵帐(亦称阿育王塔),这些主要由唐皇室为供养佛祖而敬造的舍利容器,比大云寺、庆山寺的舍利容器更加精美、华丽,它代表了当时的最高水平。这种以金棺银椁或玉棺水晶椁为主要容器并构筑模拟中国式墓室的舍利瘗埋制度的形式,改变了印度次大陆时的原貌,是佛教中国化的重大转折点。徐萍芳先生在《唐宋塔基的发掘》一文中,通过对北魏太和五年(481)的河北定县塔基,隋仁寿四年(604)的陕西耀县塔基和唐延载元年(694)甘肃径川大云寺塔基和出土文物的比较研究后指出:"(大云寺)这种用石函、铜函、金棺、银椁的瘗埋制度,改变了印度用罂坛瘗埋的方式,而用中国式的棺椁,更符合中国的习惯。"这一突破性的大变化发生在唐显庆年间,是从瘗埋法门寺佛骨舍利开始的。

"地宫"是地下宫殿,这里所说的"地宫"是专指人死后在冥司所居之宫室。

佛教传入我国后,为了生存发展的需要,逐渐接受了中国的传统习惯,不仅按照中国传统的埋藏方式瘗埋舍利,而且因其是无上圣物,故将舍利安置于塔下宫室。

1987年通过考古正式发掘的法门寺唐塔地宫,唐人不叫"地宫",从出土的《大唐成通启送歧阳真身志文碑》和《监送真身使随真身供养道具及恩赐衣物帐碑》铭看,当时人们称为"石室"。全长21.12米,宽约2.5米。由踏步漫道、平台、隧道、前室、中室、后室及后室秘龛八大部分组成。看来这种形制是模仿中国唐代帝王陵墓的形式建造的。有石门四重:头道门(即隧道门)楣上的梯形石材,上刻相对而立的两只朱雀。朱雀是有其来历的,唐长安皇城南正门叫朱雀门,因而昭陵、乾陵等唐代陵院南门均称为朱雀门,以象征皇宫。法门寺地宫头道门楣上刻朱雀,亦取意于此。地宫前室北壁两角各置有一护法石狮。石狮为吉祥物,佛教用作护法神,因《传说太子瑞应经》中有佛出世时,五百狮子从雪山走来,侍列门侧的记载,因此后世大凡寺院及有关的壁画上均置以狮子。但狮子传入我国后,却成了唐代统治集团陵墓等级的标志之一:唐帝后陵墓都有石狮,其余除武则天母杨氏的顺陵、懿德太子墓、永泰公主墓等以外,很少有石狮。目前已发掘的唐代等级最高的陵墓,首推懿德太子墓,虽"宏丽不民人间",但也仅有前后两室。法门寺地宫则有前中后三室,门有四重,外加一个秘龛,显然是依照皇这陵墓修建的,其等级是比较高的。已发掘的唐代墓室顶部一般为穹庐顶,而法门寺地宫却为盝顶--即斜角平顶式,可见埋葬方式仍保持着显著的佛教建筑特色。

页面功能: 【字体:  】 【打印】 【关闭】 【顶部
上一篇: 佛祖的故事
下一篇: 周原埋圣骨

版权所有:法门寺 www.famensi.cn     www.法门寺.cn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陕(2022)0000016
地址: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 邮编:722201 陕ICP备06006501号-1 法门寺网络中心 QQ:76940583
电话:0917-5254002(客堂) 0917-5256955(佛学院教务处) 0917-5254154(佛协) 传真:0917-5254146 邮箱:fms@famensi.com
若有缘:供佛、供佛指舍利、布施、斋僧、佛事者请径汇款此帐户。 户名:扶风县法门寺 帐号:26310801040000214开户行:中国农业银行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分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