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化
当前位置:首页 > 佛教文化 > 历代高僧
佛教常识
佛教经典
素食健康
寺院巡礼
历代高僧
能海
时间:2011/07/06   作者:佚名   人气:8366 
 显密圆融 汉藏一家——记能海法师 

    能海法师(1886年 --1967年) 不仅是巴蜀的近代高僧,而且是中国的一位卓越的佛教大师。他通过教理法源,对沟通汉藏文化,增进民族团结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教龄和戒腊,是一部推动教理统一,融显密一体,实现汉藏一家的中国佛教教发展史。

  笔者早年曾拜见过大师,他修法讲经的情形,至今年仍历历在目,记忆犹新。现根据回忆和有关文记资料,拟写文稿,展述大师的光辉业绩,表达对大量师的深切怀念!

   欣闻佛法 皈敬三宝

  能海法师,俗名龚学光,字缉熙,于1886年农历12月22日在四川绵竹县汉旺诞生。父亲龚常一,母张氏。有姐一,长10岁。数年后父母继去世,姐弟相依为命。师私塾读书。年稍长,关心国家大事。戊戌变法,志士被害,举国震动,师决志离家,觅救国之道。

  14岁,入成都东大街恒升通匹头业商号学徒,号东钟体乾见师敏慧,予以重用,并令入私塾深造。数年后学通诸子。又博览时事新书,爱国热忱更增。

  师深感清政府腐败,国势垂危,民不聊生,毅然以天下为己任,决心弃商从戎,报效国家,于1905年考入陆军学校,刻苦攻读。与乔毅夫、刘湘(后川军首领)等同学。

  1907年军们毕业,成绩优异,被派赴康定镇守使部任侦探大队长,约一年升营长,以勤能著称。1909年偕乔毅夫调赴云南讲武堂任教官。当时朱德(后解放军总司令)、杨森(后川军将领)等在校肄业。后讨袁的西南战将多出于该校。1910年讲武堂结束后,师经两广、上海返川,升任团长兼北清乡司令,经治理安靖,辞军返回重庆。

  1914年任营长时,听谢子厚居士说佛源老法师在成都三义庙讲经,一日骑马带兵,巡经该寺,见一法师讲经,先在门外侧听,旋坐后排,颇感义味,渐次移坐最前排。随后天天去听,大为信服,随即皈依佛门。

  同年袁世凯阴图窃国,设将军府,师被列入羁縻异己将帅。料澄清很难,欲改习园艺,以实业富民,亦无机遇。

  1915年前后,师不渡日本,考察政治实业,见日本佛教盛行,深有感触,因无意留日深造,半载转回北京。

   献身佛门 剃度出家

  师因强兵救国不遂,实业兴邦无缘,乃一意潜心佛法,追求人生真谛。1915年闻四川广汉县张克诚先生在北京大学讲授佛教哲学,极为精辟,引人入胜。遂不辞远道前去听法,每天20余里,早去晚归。日久,与张先生甚先生还去住处讲说,并将所著佛教的《成唯识论》、《法相宗弥勒学提要》等书给看。师细读深研,如获至宝,对佛法哲理,认识更深,惊吧宇宙人生之奥秘,竟仁在佛法之中。而常念:“画龙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复观国之不治,军阀纷争,都因当权者争权夺位,若能深明佛法,自然国泰民安。于是渐萌出家之念,决心献身佛法,挽回人心,以期对国家、对社会有所贡献。

  为此,返回成都,与姐姐商量出家之事,姐以无后为由不许。只得等待,积极作出家准备。

  1916年师应重庆居士请讲《百法明门论》,谢子厚潜去听法,大为叹服,赞师前后判若两人。次年师发心在成都创办佛经流通外,深得川军禹九支持,提供少城公园作基地(现在的人民公园),并绘马厂田40亩作常年经费。师将家里的家具、盆景等亦悉送往。由谢子厚任少城佛学社社长,常请法师、佛家学者讲经说法,如佛源老法师、著名学者刘洙源教授、余沙园教授、邵明叔居士等常来讲学。师既听讲,又自讲,听众常无虚席。《俱舍》二字,曾讲七天,可见学识已甚深广。

  当时,师住成都文殊院,便于听讲,常对人说:“每闻钟声,辄动出家之念!”其出家之心日更迫切。乃出售成才附郭田40余亩,庄房一院,共3800余元,除供家人生活外,悉助少城佛学社。1924年,妻生一子,方40天,便割爱离亲,礼重庆天宝寺住持佛源老法师为师,剃度出家,法名能海,字阔初。年39岁。

  1925年春,师赴新都县宝光寺从贯一老和尚受具足戒,由佛源法师任羯磨师。从此出家受具,肩负起内护正法,广利有情的责任。

   爬越雪山 赴藏求法

  师自学佛以来,精勤博览,对汉传显教各宗,莫不深究细学,而尤感不足。又曾阅北京雍和宫藏经目录,知有密乘经论甚多,已发学密之心。受戒后,去重庆讲经,欲东渡日本留学佛法,遇南京学员述说:“西藏佛法极为丰富,汉地未译的,西藏都有,汉地已译而藏地缺者甚少,故学法应至西藏。”并见报得知大勇法师由日本回国,说日本密法远不如西藏之殊胜,遂决意赴藏不密。与果瑶师经乐山,朝峨眉,达雅安,同永光、果蓉、传品等五人会合。拟赴康定,因战争受阻,暂住雅安,由师为众讲经。

  1926年正月,起程赴打箭炉,直达康定跑马山。依止降巴格格,六人各译法名,师号云登嘉错,意为功德海。三月抵里塘,请杂哇格西为师,用因明书预习藏文。师讲《法华》、《楞严》。

  当时大勇法师在北京办佛教藏文学院,率学生20余人南下入藏,1926年月10月抵康定,同住跑马山依止降巴格格学藏文、《比丘戒》、《菩萨戒》、《密乘戒》、《菩提道次弟》、《俱舍论》等,并经灌顶,受度母等密法。师既学法,又为居士讲经。秋,藏文学院改组,共有大勇、大刚、能海、法尊、观空、永光等17人,共发大愿:“赴藏求法乃吾侪之志愿,境愈困难,志愈坚定,纵令碎骨粉身,尚期来生满意,何况其他乎!”

  1927年,师与永光师到里塘那摩寺,依止降阳清丕仁波卿学《六加行》、《朵马仪轨》等。师暇时为居士讲《楞严经》。老喇嘛极赞拉萨佛法殊胜,言师于汉地宏布法流必能起大作用。劝师往,莫误时机。并驰函康萨仁波卿。师决意速往,年冬返成都筹措资粮,先后在成都大慈寺、文殊院讲经,昭觉寺举行法会,又至重庆讲经,于来年五月转回康定。先后带去续藏、频伽藏各一部至康定。并带去青年僧十余人到讲学定学法。

  师返回康定后,续讲《楞严经》圆满。于1928年6月20日同行4人起程赴藏。抵甘孜见大勇法师。途中饰为朝山藏民,为防不测,将新衣换成旧衣而行。行20余日,到大积寺,过此即入藏界,有驻军,阻汉人通过。只得回避闹市及官宁之处,或半夜早起潜行。

  途中气候恶劣,晴雨多变,昼热夜冷,身体难以适应。再冷即便下雪,积七、八寸厚,一片茫茫雪海,不辨道路沟壑,而沟中潢布棘刺,靴底早穿,棘刺入脚心,午后转暖雪溶,疼痛难忍。河水冻结,赤脚涉水而渡。行旬不见人烟,衣成膏油,虱满全身,夜里猛兽四嚎。求法之苦难以具述。亦因诸苦,磨炼得力。行约二月,到达昌都,才行至一半路程。经修整,足力已强,一月可到拉萨。虽历经艰难奇苦,亦并不在意,唯恐不达拉萨,如大勇法师公主以甘孜即已圆寂,有的人或被遣返汉地。师于是年9月27日终于安抵拉萨,始大快慰。

   依止名师 传授密典

  到了拉萨,先朝大昭寺,再拜哲邦寺,该寺分四札仓(藏语,即寺内大臣):罗舍林、古母、登阳、阿巴扎仓。前三学法相,后学仪轨。每一札仓分诸康村(藏语,即区内基层),师等先住罗舍林札仓之甲冗康村。初依一格西学法,继到古董母札仓之瓦须弥村,亲近康萨仁波卿。初随众请传真实名经,嗣后每遇喇嘛传经必去。后蒙喇嘛悯汉人求法不易,特予方便,可随意请法,喇嘛有暇即唤去。不待半年,意中所求之法已悉传华。始请喇嘛开示修学途径。喇嘛仁波卿令格西饬书贾印《现观庄严论朗写》(广大解)。宗喀巴大师作《现观庄严论注释有二种,一为《经鬘》五十卷,一为《广大解》共三下卷,此即三十卷。教学中,喇嘛慈悲,多方譬解,每次令师先陈所见,然后详为讲说。师精进苦学,短期冲破文字障碍,而得通达此大论。

  师依止康萨喇嘛,每日三次礼拜,每晨用支远道背水登楼,供喇嘛供水烧茶,晴雨寒暑无间,并作擦杯扫地等杂务。喇嘛欣喜,慈悲见教,不计时间,随到随教,由此所学既多且快。跟着喇嘛,随住随往,不离左右。长达五年,深得喇嘛显密法要。

  所不显法,以《现观庄严论》为主,结合《般若》五会(即小品般若),兼及《入中论》、《俱舍》、《戒律》、《因明》,包括各派注疏宗要:必法则以《文殊大威德仪轨》为主之四部密法,及灌顶开光等,获得宗大师嫡传28代的殊胜传承。

  1932年,二部藏经运到,喇嘛即付存罗舍林札仓。师感财力不足,拟返川一行,经喇嘛许可,从印度回国。随身背负经书衣物,步行一月始到印度。途中因饥渴倒地,不省人事,遇藏胞相济醒来,继续前进。至菩提道场,行大礼,发愿弘扬佛法,利益众生,不意忽患吐泻重疾腹痛难忍,仍坚持礼拜。数日,病益笃,乃以康公所赐衣服、舍利等心爱法物,全赠寺僧佛金师,通身放下,生死由他,万般皆空,唯念师恩未报,惦挂在心。,似于定中见一长老,形色异常,师前趋礼,彼问:“欲何求?”师答:“要弘扬佛法,利益众生。”长老说:“汝敲钟,我即来。”既而出定,顿觉身心轻安,重病若失。起见旭日临窗,犹如隔世。乃急电上海刘汀办事处长,汇去旅费,转回上海。

   译经布道 遍施法雨

  1932年返上海,住海潮寺。

  1933年初回重庆,在长安寺讲《心经》。回成都后,春,文殊佛学院请讲《俱舍论》,冬讲《仁王护国经》三七,听众日增,每座一千四、五百从,盛况空前。并将与佛金师共同自印度请回的一粒舍利,供文殊院建塔供养。

  1934年赴五台广济茅蓬作半安居,讲《基本三学》、《盂兰盆经》后,闭关静修,并译集经论。亦助茅蓬发展作贡献。是年并应上海佛教净业社请,赴沪弘法。

  1935年返五台山,安居中讲《比丘日诵》、《比丘戒本》、《菩提道次第科表》。庆请赴太原讲《比丘戒》及《金刚经》。回川后,赴里塘礼敬已圆寂的那摩寺老格西灵,去跑马山降巴格格学《中论》。不久回成都,继续译述。

  1936年,师庆邀参加上海举行的丙子息灾法会。于觉园班禅大师纪念堂讲经,每天先说戒,后讲经,显密皆弘,深入浅出,四众云集一千多人,皆大欢喜。讲经圆满,再赴五台,住广济寺,译经不辍。其时已集《文殊五字真言仪轨》(乃师自作,曾获康萨喇嘛赞赏)、《菩提道次第六科颂》、《定道资粮》、《比丘戒集颂》(均师自集,非译稿),并译出《大威德十三尊仪轨》等。

  是年四月初四文殊圣诞,应请接任茅蓬住持,外缘仍由广慧老和尚经理,师专领众薰修戒定,回向众生。四月十六领众结夏安居。

  寺内分禅堂与念诵堂,禅堂坐禅修观,与普通禅寺同,原住僧人早晚上殿外,在此修禅。念诵堂又分观诵与讲诵。观诵依仪轨持诵观修。讲诵依经律辩论抉择。来山学法者,先办观诵。师择行持有素者,亲领念《大威德十三尊仪轨》,余念《五字真言》。安居期内每日下午讲经二小时,二堂合听。初月分讲《四分戒本》,中月讲《定道资粮》,后月讲《菩提道次第摄要颂》。未入二堂的内外寮职,一齐安居,上客堂僧亦可加入。诸山长老法师来山安居者,另有客寮,随众与否,听其自便。

  师除领众行持外,并亲近菩萨顶扎萨喇嘛,随学承译《现证庄严论》,兼学其他密法。

  是年冬,因藏密去派与内地僧团共住,难免抵触。师范深感欲弘宗大师法流,非独自建立道场不可。经与扎萨喇嘛商议同意后,于1937年初,将本尊像及众弟子,迁至善财洞住。

  1937年春,山西太原海子边佛教会会长力空和尚、省主席赵戴文、居士李晓峰等请师讲经。与弟子同步行去太原,沿途集中念经修法。

  至太原,讲《菩提道次第科颂》、《文殊五字零点言》及《金刚经》。因念居士白天无暇,改在晚间讲,听众日增,四众挽留,即在太原安居,一切依律行持,托钵受食,由居士供养。安居中讲《生起次第》。

  七七事变发生,《生起次第》尚未讲完,只有暂行停讲,修法应变。师曰:“国难当头,非少数人力量所能回转,必须办大法会,集中群力,但目前因缘不具。”师以满腔爱国护教热情决定返川。行至汉口,应武昌三佛阁大鑫和尚之请,举办法会,讲《仁王护国经》。又为万广寺比丘尼,讲《比丘尼戒》。9月抵渝,即办法会,讲《仁王护国经》。师每日讲经、译经、诵经不断。法会后回成都,先住文殊院,举办法会,规模盛大,讲《仁王护国经》、《菩担道次第》、《普贤行愿品》、《金刚经》,直至冬月告一段落。

   创建金刚道场 总持显密三学

  师僧俗皈依弟子甚众,咸望有所专修黄密的道场。文殊院退隐法光老和尚,同意将其下院南郊近慈寺,供师开办道场。经整修,殿堂齐备,能容近百人住,师甚满意。

  1938年3月,师率弟子全部迁入,近慈寺道场正式成立,以后1940年修宗大师殿及藏经楼,1941年修护摩坛,1942年修沙弥堂,1945年修译经院,殿宇重重,蔚然壮观,成为内地首创黄密道场。

  1938年春,应四川绵竹县祥符寺之请,举办讲经念经修法。后至德阳县崇果寺讲经,令弟子回近慈寺安居。是年春,译成《生起次第津要》。安居中续讲《生起次第》及《定道资粮》。冬月初作译《上师无上供养观行法》竟。

  1939年春举行首次传戒。3月,赴峨眉山礼普贤,接任毗卢殿住持,衣清明师代理和尚。旋赴佛学社、文殊院、昭觉寺讲戒讲经毕,回近慈寺。

  时日本侵华战争激烈,官方请师主法,于重庆长安寺办息灾法会,并请喜饶嘉错大师参加。师领数十弟子前往,先修七在加行,诵经烧护摩。因汉奸告密,开经首日,便遭日机轰炸,昼夜不停。官方仓卒逃命,并接走嘉错大师,而遗留师等。有向师建议自办,不经官方插手。师同意,赴巴县丰门场法主寺安居。僧众日诵《大威德》4次,晚加念咒。讲《生起次第》,师忽患重疾,仍继续开讲,使法流永转。

  解夏后,9月道经自流进,应佛不社请,讲《菩提道次第》,经资中县讲开示。10月回近慈寺。烧护摩半月。复应绵竹县祥符寺请,伟戒讲经。11月底到彭县龙兴寺,演讲佛法大意,各县听众,闻所未闻,甚大喜欢。皈依300余人,其中学生100余人。拜舍利塔,见塔颓废,裂成四分,已塌其三,龙兴寺住持,成立重建龙兴宝塔监时筹委会,并通过简单等。12月初,师又赴重庆,继续主持法会,圆满后回近慈寺。准备时春传戒。

  近慈寺根本道场,又名护国金刚道场,以总持显密三学功德,因抽护国利民。内分学戒堂,五年学戒;学戒之前,先学威仪事相等,名学事堂;学戒以后,进修加行,名加行堂,外来僧众已曾学戒者亦可入此;最上金刚院,由五台山来川诸上座所居,专修金刚乘法;未满20岁的沙弥,则另设沙弥堂,学戒学法,作为比丘之基。每年结夏安居,传授大戒,半月一次诵戒,上半月烧护摩15天,经常讲经,灌顶传法,每日念诵修定,如法熏修。观堂持钵,三衣不离,一切悉遵佛制。盛时常住比丘200人,沙弥七、八十人,讲经传戒期间,七众约五、六百人。黄密道风,名闻中外。

   再度赴藏求法 满载宝卷而归

  1940年应请接任新都县宝光寺法主,讲《大弥陀经》,举行传戒。安居前,慈青法师由藏归来,拜曰:“喇嘛亲口嘱,愿来内地弘法。”师闻喜甚,立即筹备进藏迎请。于5月6日从近慈寺出发。先到文殊院,由刘文辉派车送至雅安。其时盗匪遍野,途中有匪窝,极难过去,一日行至半山,闻听前面正值抢劫。暂停前行,行至康定,住安觉寺,师为居士讲经,传《十三尊义轨》。当时的川藏路上,举步维艰,如雀儿山,最难过,常有晕山窒息这险。每日上山不多下山少,过昌都后,至拉萨需用翻三座大山:一各伽那山,转折极多,无直路可行;二旦达山,悬崖峭壁,万丈冰雪;三哈那那山,山顶平原,一望无际,秃无草木,遇风雪甚险。

  9月间抵达拉萨,定翌日拜见康公。先随康公朝大昭寺。寺为尼泊尔墀尊公主所造,寺内供奉文成公主下嫁时所请之释迦牟尼佛像,原现比丘相,宗大师发愿正法增住五百年,特制纯金五佛冠,供佛成报身相,即无正法末法之分,一戴大小恰合,可知定能满愿。大昭寺是三大寺之集合点,每年正月兴供20余日。另有文成公主所造之小昭寺,供尼泊尔墀尊公主所请之不动佛像。

  经正式拜见康公后,师常随喇嘛学法,喇嘛任住何处,师悉随之。喇嘛住哲邦寺,蚰即住本札仓甲冗康村,将所学深思善修,每日早午晚三次顶礼,不分晴雨。常求喇嘛来汉弘法,喇嘛笑允。喇嘛至曲水讲寂天菩萨所造《入行论》等,师同住,其间喇嘛为师一人传密法,年底方回哲邦寺。1941年正月初举行扪朗睛波(藏语.大昭会)。喇嘛住宇陀,师即住附近藏民家。常依学经,并译《毗沙门仪轨》。师位至古札,高于康村格格,但仍尊敬彼等。

  大昭会后,僧众各回本寺。师将随去的学法者分为两类,学法相者,自谋生活,艰苦学习,一般靠寺庙供衬,足够大半年。学仪轨者,每月50银生活,随弟子自愿参加。

  师自进藏以来,得康萨喇嘛四百多种大灌顶。半年内传完各种仪轨,金科、护摩、坛场等无一不备,即得全部密教传承,一面将未学者学全,一面从事翻译,如五大金刚、自增怀伏等。过去不略,今则学广。生圆二次第在扎萨仁波卿处曾学部分,灌顶开光等仪式学亦未全,今年内在康公座下补学圆满。获得宗大师清净法流之全部宝藏。藏地比丘学法多年亦所难得,而师全学到,是诚师的福德智慧纯厚所至,或是内地徒众机缘成熟的祥兆。

  师再次来藏,务在请喇嘛来内地弘法。时近慈寺来电催归,喇嘛知悉,令速返。其间喇嘛时病时愈,赴麻尼日错专修观音法,回哲邦寺时,已不能骑马,改坐轿子。师一路随侍。喇嘛将平生弘法之衣服法器,如三衣、东嘎、披单、裙子、钵、法螺、宝瓶、妥巴、铃杵、靴及显密法宝,全部伟与师,并应允到内地弘法。师不胜欢喜,着照通师返川准备轿子,再来藏恭迎。

  带回汉地者20余驮,大半是带去的纸所印的经书,包括尧悉颂绷,即宗大师三父子全集(宗大师18函,杰草仁波卿8函,开珠仁波卿12函)及加倾颂绷(不动仁波卿28函)等,余属法器衣物等。起程日,师又赴哲邦寺喇嘛处,带回不少经书,装2铁箱。午后起程,至晚便宿。其时,师清理寤盒,内一纸包与明喇嘛头发,打开一看,全生舍利。随众各得二粒。

  喇嘛功德不可思议,7天之内能传完大般若经,20日内,能传完全部藏经。白文殊成就,语轮速急,闻者生乐触,韵音美妙,神智特胜。一晨念经后怡然师曰:“近慈寺沙弥,上师供念得好!”师迟疑,喇嘛以后摩师顶,师即宛然闻沙弥念诵之专,足见喇嘛定力之深,千里如咫尺。

  9月抵昌都。经康定,得永光师转来喇嘛圆寂电,师悲啼嚎泣,痛念恩师永诀。

  11月经书运达近慈寺,山门钟鼓齐鸣,恭迎藏地大法。师即勤事翻译。

   法缘殊胜 显密圆融

  关于西藏的佛法,曾有朗达玛禁佛之变,后逐步恢复,但因至印度学法者甚多,而承传亦多,学者不能融汇贯通,且相互冲突妨碍。

  阿底侠尊者入藏,著《菩提道炬论》,以皈依三宝发菩提心二门,整顶西藏佛法。以观一切众生皆父母故,教派之我执法执自化。使佛教遂复归统一。临寂时,传法要曰:“唯教以深信业果为无上法度。”但比丘日少,西藏佛法又陷入危险。

  宗喀巴大师应运而兴,他既承阿底侠尊者的教法,又重比丘戒。显教则有五部法相:《现证庄严论》、《中论》、《入中论》、《集量论》、《俱舍论》、《比丘戒》。密乘有三部、五部、21余部《二次第》之修法。熔释加世尊一代时教、大小显密于一炉,非但不相冲突,而且适见互助成之妙,故有第二代法王之称。

  由宗喀巴大师传至28代康萨仁波卿,由康萨又转授于海法师。故能海法师之教,即是从释迦世尊以来一脉相承之教,法流极为清净。是般若正见。即自释迦世尊乃至历代祖师殿转相承之修行正路、经验要诀。

  师在康萨仁波卿座下,专精修学深广般若,俱得般若传承正见。晚年于清凉桥讲经时说:“若问我等是何宗派,应说是大般若宗。学般若故,以般若为宗。”

  藏人赞叹《菩提道次弟》为“完全次第”。完全者三第六兼修,显密圆融;次第者配合巧妙,循序以进。

  首重师承。得法流甘露,滋养慧身。以教言,听师一夕谈,胜读十年书;以证言,经验作引导,知道路曲直,得有形无形之摄持,不坠邪险,无迂回迟缓,稳速抵达。因此,师特译出《事师五十颂》,先依十德择师,而后严格按弟子法修学,必得殊胜利益。

   广闻妙法 修学传承

  1940年5月,师传法于台源和尚。委能观负责法务。

  1941年春,由台源和尚传戒一期。秋不幸台、观相继圆寂,寺务复由自主持。

  1942年春,师主译《大时轮上师相应法》于近慈寺。安居中讲《大威德生起次第》。

  1943年赴绵竹开办西山去悟寺作为专修之所,在此安居,译《大威德生圆次第秘密伽陀》、《三尊胜赞供养钦食品店观行仪轨》、《水陆供施仪》、《清净法身天香供养法》等。改任清定法师为沙弥堂堂主。

  1944年春在彭县龙兴寺安居,自建砖窑,僧众参加做砖,塔式仿印度菩提道场舍利塔。安居中讲布登大宝轮师集造《佛塔修造供养功德义利分别集经》。

  是年政府派人请师出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后聘入陪都宗教联谊会,师均毅然谢绝。

  1945年,驻成都美国新闻处长持罗斯福总统订笔函,请师赴美国讲学:“中国四川成都南郊近慈寺,能海大法师:敬请驾临我国,弘扬佛法,以济国人道德之贫乏。”师因法务,未往。

  是年春,昭觉寺举行和平法会,请师讲经,每日众达3、4千人之多。五月译经院印出《法蕴足论》及附讲《阿毗达磨义》。始译《毗卢仪轨》。

  1947年,师彭县太平寺安居。五月半起,择要敷讲《法蕴足论》、《圆成次第》、《生起次第粗细修法》、《慧行刻意》等。译校《大威德怖畏金刚甚深道第二圆成次第》前三卷。译守《毗卢仪轨》印发。修建慈圣庵。应重庆僧俗之请,在郑壁城居士代给别墅中,成立重庆金刚道场。命清定法师主持。7月北京大威德铜你运到,师领众师至近慈寺,并请章嘉活佛参加开光。解夏后,赴京迎请扎萨喇嘛,并发起印行龙藏,道经上海。9月1日驻锡觉园,为清定法师弟子传授《大悲仪轨》、《五行愿品》、《雅马达嘎略法》、《护摩略法》等。讲《普贤行愿品》约二周。应妙真和尚之请,赴苏州灵岩山,开示法要。26日飞京,在北海菩提学会讲《律海十门》,在居士林讲《定道资粮》,10月18日陪扎萨老喇嘛经沪,21日同机飞成都,住译经院教授弟子。为铁象寺传比丘尼戒事,与贯一老和尚商定,授隆莲法师为尼和尚,以建立二部僧传戒。

  1949年应清定法师请派常超师等赴沪助办法会,成立上海金刚道场。是年师率四众在新修的慈圣庵安居。进《普贤行愿品》后,又应衣去乐山了性洞及重庆讲经,后回近慈寺传戒。是年秋,在龙兴寺讲经。

  1950年春在绵竹云悟寺译《大威德怖畏金刚甚深道第二圆成次第》后二卷竟。接待解放军代表,介绍进藏沿途情况。师令弟子响应政府号召,应征公粮,将全部存粮上缴,受到工作组表扬。

  是年土改,实现“耕者有其田”,近慈寺近百名僧人分得百余亩土地,而离寺近的40余变动分给了农民。僧众向师和佛教会反映,师言:“决不同农民争土地,任工作组和农民处理决定。”佛教会亦依师说。后经土改复查,将40余亩全部换还寺僧。

  1952年初,再校《大威德怖畏金刚甚深道第二圆成次第》前三卷。赴五台山广济茅蓬安居,讲《基本三学》。秋赴上海金刚道场,每日上午译经,下午讲《变贤行愿品颂解》。

  于10月底,应邀赴京出度中国佛教协会筹备会。12月复应邀参加以宁庆龄为团长的和平代表团,出度维也纳世界人民和平会议。会后取道莫斯科经蒙古回国,住广济寺,随同行的缅甸僧众反上海金刚道场,讲完《普贤行愿品颂解》。师出国期间,清定法师遵嘱讲《华严经十无尽藏品》。

  1953年印出《现证庄严论根本颂》及《显明义疏》和《辩识阿含集颂》二部巨著。新起讲《基本三学》,又讲《现证义疏》二品。三月中旬,举行大威德灌顶。法会圆满,决定上五台山开办道场,先定清凉桥吉祥律院,传戒弘戒,进修定慧。10月于清凉桥开讲《四分律根本阿含》。

  师在京参加中国佛教协会成立会议,当选为副会长。

  1954年春,师到广济茅蓬,为大殿毗卢佛装藏。上海金刚场24人朝五台,参加装藏写经,并听师讲《慧行刻意》等。讲经后返清凉桥安居,师已古稀之年,尚亲自参加各项活动。清凉桥冬季气候达零下30余度,师选中此地,以其可以半年学修,半年劳动,地处深山,游客甚少,适宜修行。

  5月初参加山西省政协。8月由四川省选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9月初赴京出度会议,参加国庆观礼。10月底回清凉桥,续讲《四分委根本阿含》。

  1955年春,重校《圆成次第》后二卷。于清凉桥举行传法,推选有十夏安居以上的上座共7位为和尚。师亲授法卷,能作戒和尚传戒。新戒可自选1位为戒和尚。师自为戒源和尚,戒坛名慧灯堂。赴沪金刚道场讲《菩萨戒集颂》。

  应邀赴京,参加以郭沫若为团长的代表团,出度印度新德里召开的亚洲国家会议。会后朝礼圣迹,取道仰光回沪,讲完《菩萨戒颂》。每日下午令清定法师入室,引修《大威德生圆次第》,细密开示甚深返清凉桥开讲《现证庄严论义疏附讲》。

  1956年,安居后,赴京参加人大一届三次会议。8月与赵朴安装接待日本佛教徒。9月初在京首都机场迎机迎接国际佛教曾侣代表团,并在广济寺及雍和宫,举行欢迎仪式及讲经会。9月28日参加中国佛学院开学典礼。参观国庆典礼,判别僧侣代表团后,即赴太原佛协,10月底回清凉桥,11月续讲《现证》。

  1957年,赴京出度全国佛教代表大会会议,有一居士提出修改戒律,师不许,谓戒乃佛制定,不得随便改动,居士未学戒,何言改戒?故改戒议被否决。会后于居士林讲经。后返太原出度山西省政协会议后,4月初回清凉桥安居,讲《皈依三宝摄要颂》,后出席全国人大会议两周。

  1958年,再次当选为全国人大第二届代表。9月底到太原养病。1959年春西藏叛乱,师发达国发表谈话,载人民日报。时班禅大师到京,会同在广济寺及雍和宫举行法会及讲经,并出席全国人大二届一次会议。会后赴在大同云岗朝礼石佛,回广济茅蓬安居。5月接待喜饶嘉错大师及赵朴初朝五台山。10月底开讲《上师无上供养观行法》。

  1960年1月底开讲《舍得弗阿毗昙禅定品》。3月底真诚京出度全国人大二届二次会议,5月下旬邮度太原省政协会议。后赴京住广济寺作半安居,9月回碧山寺,参加学习。开始精研《增一阿含》,撰写《学记》。

  1961年6月回清凉桥,10月初8讲《辩识阿含》及《慧行刻意》。

  1962年正月讲圆满,2月赴京参加全国佛教代表大会。朱德委员长亲赴广济寺,为师赠衣。回成都出席四川省政协会议后,赴京参加者全国人大二届三次会议。回五台山善财洞安居。10月8日在清凉桥对照《辩识阿含集颂》讲《四分律藏》。

  1963年在清凉桥安居。因年迈体弱,不堪久事奔波,向人大及省政协请假。10月初8续讲《律藏》及《辩识阿含》。

  1964年,参加“四清”学习结束后,回善财洞安居。住该寺近二年。每日念诵外,全神阅读《杂阿含》,整理《学记》。

  1966年继续研读《阿含》,写《学记》,直至文革。

   面对逆境 不怨不尤

  1966年夏,十年动乱开始,极“左”泛滥,席卷全国,寺庙首当其冲。开始,见闹事者先绑加僧团一人游街,至善献策洞师住处,喧嚷一阵而去。数日后,于显通寺开会斗争深德上座,用板车推师参加,令师对文革表态,师一言未发,有人欲打师,老侍者仁慧师以身卫护。师与侍者同被禁于一室。为首数人制造众罪,诬陷诽谤,划师为黑帮首领。师不但不怨,且若无事。又有人持棍逼打侍者,师毅然挺身而出说:“有事问我,不需打他,他不知道。”彼等见师正气凛然,未敢轻犯。

  此时,茅蓬及清凉桥慈海、圆彻、照通、智敏师等10余人被揪出来,共关一室。个别善良青年,见师年高,供师细粮,师谢说能粗食,彼仍暗中将白面馒头放师碗中。

  两个月后,清凉桥全部僧人被迁至山下,命五、六位僧人回桥、严刑酷打,搞逼供讯,结果一死余伤。桥上全部圣像被斗,七人陪斗。15日师移居茅蓬,被解除侍者,参加劳动,只堪粗食,坦然置之,逆来顺受,不怨不尤。师观众生业力现前,甚可悲悯,今虽恼我,用消我宿业,与我有缘,是令发菩提心也。

  文殊途同归菩萨十种无尽甚深大愿之二:“若有众,毁谤于我,瞋恚于我,弄害钉我,是人于我自他,常生怨恨,不能得解,愿共我有缘,令发菩提之心。”“三界众生列余作恚怒,不存须微怨恨不视闻,乃至断命不报斗害,能作利彼忍度圆满求加持。”又曰:“十方虚空尽边际,有情普利修习故,文殊如何所行为,愿我行为亦如是。”

  师于此在苦磨难之中,竟能如此泰然处之,安然自若,证明师已成就文殊大愿,正是在为圆满忍波罗密现身说法。更说明师如说能行,学行一致的真实功德,体现了一位高僧的光辉形象。

   觉行圆满 双趺坐化

  1966年底,“造反派”宣布解散全山寺庙,遗返全部僧人,各回原籍,师问:“是否当走?”左右茫然应诺。但无人省得个中之意。31日晚,师照常随众学习,并无不适,曾有小孩数人入室打扰,随即散去,一切正常。是晚中夜,师起小溲,遇澄宗师说:“明日代我请假,就说我不好了。”也亲未引起注意。

  次日,即1967年元旦,深德师起身,见师搭衣拥被,双跌端坐,请进早斋,不应,急告邻铺的圆彻师:“老法师咋不动耶?”圆彻师趋前视师,见早已宴然坐化了。师是晚起解之后,约二、三小时,说走就走,撒手而去,全身温暖如生,顶门最热,非生死自在,功夫纯熟,曷克臻此?曾有人请师显些神通调伏众生,师言:“今不能显,临终时看。”最后一着,果然如此自在。

  荼毗之日,闻有异香,亦有舍利。

  师世寿81岁,僧腊戒腊均43年。

  粉碎“四人帮”后,拨乱反正,1979年3月,在五台山佛教协会主持下,于显通寺召开能海法师追悼大会,为师平反昭寻,推翻一切诬陷不实之词。国务院宗教事务局,中国佛教协会等,均来唁或来人,同悼一代大师与世永诀,而大师之懿行硕德,丰功伟绩,则将与世同存,永垂不朽。

  1981年于静上穆肃之宝塔山麓,建成能海法师舍利白塔,藏密形式,庄严如法,前有石碑,由赵朴初居士撰书塔铭:

   能海法师塔铭

  承文殊教 振锡清凉 显密双弘

  遥遵法王 律履冰洁 智刃金刚

  作和平使 为释宗光 五顶巍巍

  佛历二千五百二十五年八月赵朴安装敬撰并书。

  能海法师译述著作:

  1.律海十门

  2.律海心要

  3.事师五十颂

  4.事师五十颂广解

  5.比丘日诵

  6.辩识阿含集颂

  7.根本阿含集颂

  8.正宗阿含集颂

  9.菩提宗道菩萨戒集颂

  10.沙弥戒集颂

  11.定道资粮

  12.止观略法

  13.三皈依观颂

  14.舍利弗阿毗昙禅定品学记

  15.宝相赞

  16.皈依三宝始终不修摄要颂

  17.菩提道显密修行次第科颂

  18.菩提道次第心论(集至中士道,未完稿)

  19.现证庄严论根本颂

  20.现证庄严论显明义疏

  21.现证庄严论显明义疏附讲

  22.慧行习练刻意成念记

  23.增壹阿含学记

  24.杂阿含学记(未完稿)

  25.华严经普贤行愿品颂释

  27.华严经十无尽藏品讲义

  28.华严经十地品讲义

  29.康萨仁波卿行迹记初稿

  30.上师无上供养观行法

  31.文殊五字真言念诵法(广及略二种)

  32.文殊大威德勇猛怖畏金刚本尊成就方便法

  33.文殊大威德一尊息灾增益二种火供观行仪轨

  34.文殊大威德迎请圣住仪轨

  35.文殊大威德一尊息灾增益二种火供观行仪轨

  36.文殊大威德息灾护摩略法 

  37.大威德自身成就略法  

  38.雅马达嘎持诵略法

  39.白文殊仪轨念修法

  40.文殊护持正法王供养激赞仪轨

  41.文殊护持正法王供养仪轨(即中却甲)

  42.六臂依怙满足供养法

  43.吉祥大天满足供养法

  44.毗沙六天满足供养法

  45.吉祥天女供赞略法

  46.马哈嘎那供养略法

  47.韵音天女供赞仪轨(广及略二种)

  48.百字明仪轨

  49.三尊胜赞供养饮食观行仪轨

  50.水陆供施食仪

  51.清净法身天香供养法

  52.大威德往生仪轨

  53.毗卢仪轨

  54.大悲仪轨

  55.无量寿如来大愿持诵法

  56.迎请十六大阿罗汉仪轨(广及略二种)

  57.时轮金刚略仪轨

  58.显密修法略法汇编

  59.宝瓶仪轨

  60.塔像供藏加持法仪

  61.灌顶法仪

  62.灌顶坛仪

  63.灌顶先知

  64.灌顶法器图

  65.灌顶后总开示

  66.本尊大威德怖畏金刚奇特殊胜之五法  

  67.菩提道次第前导六加行法仪轨

  68.菩提道次提庄严义轨(即马扯修法)

  69.大威德生起次第入门津要

  70.大威德生起次第略引 

  71.大威德次第颂略引

  72.大威德怖畏金刚甚深道第二圆成次第

  73.大威德生圆次第秘密伽陀

  74.六和合义

  75.边藏学佛法程

  76.修行伏忍于三宝生习种性二心颂

  77.普门品题解

78.四禅修法

  讲录笔记:

  79.四分律藏讲记

  80.大小持戒犍度笔记

  81.三皈依观初修略法

  82.禅观随笔  

  83.定道次粮讲录

  84.舍利弗阿毗昙禅定品学记讲录

  85.慧行习练刻意成念记讲录

  86.菩提道次第科颂讲义

  87.鹂上庄严论显明义疏清凉记

  88.现证庄严论显明义疏清凉续记

  89.上师无上供养观行法讲记

  90.上师无上供观行法续记

  91.文殊五字真言念诵法讲录

  92.菩提道次第中发菩提心已修佛子行之导释(释马扯讲义)

  93.大葳德圆成次第太平寺安居法会讲录

  94.大威德圆成次第笔记

  95.朗忍笔记

  附:

    世界著名高僧——能海法师

    徐伯荣

  能海法师俗名龚辑熙,四川绵竹县广旺场人,青年时期投笔从戎、毕业于陆军速成学校、任教于云南省讲武堂,与朱德总司令有过师生之谊。一九五一年全国各界知名人士云集北京,参加政治协商会议时,朱德总司令看见过去的金兰之交,竟变成了一个身披黄色袈裟的大和尚有些吃惊。当天朱行亲笔写了一张字条由秘书转交能海法师,上面写着:你是龚辑熙吗?我把你认出来了。请你去我家作客。

       朱德

  能海法师却对朱德的秘书说:“现在建国复兴之初,有许多事情要朱德去操劳,我,一个出家人,就不去打搅他处理车家大事了吧。”

  第二天,朱部司令来到四川组和能海参法师单独谈心,朱总风趣地说:“车家事重要,私交也珍贵啊,这两件事一点也不矛盾、不矛盾。”他们从云南讲武堂谈起,谈到以后各自东西。海公在一九二五年出家,朱总一九二七年与毛泽东在井岗山会师。能海法师带领五名高僧徒步翻雪山到西藏、尼泊尔、印度学法后成为世界佛教第一流高僧;朱德带领红军行程二万五千里涉昔地到达陕北成为抗日民族英雄。

  一九二四年能海法师从云南回到四川,翌年在涪陵天宏寺削发为僧,法号能海,结束了戎马倥偬的军旅生活,是年三十九岁。他对中国佛教做出的最大贡献是他的西行记。当年他从成都出发、步行至拉菩萨,行和数千化里不亚于唐僧西天取经。在西藏,能海参法师在康萨仁波卿座下,潜心学习密宗经义、长达七年。后又前往尼泊尔、印度朝拜佛教圣地。最后携带藏经一二0卷返回四川。数以万计的佛教徒、燃灯捧香、从成都万里桥附近的浆洗街到石羊场长达十二里的公路上搭设供桌跪迎能海法师取经归来。能海法师的金刚道场,设在成都石羊场近慈寺。那是在刘文辉、邓锡侯、潘文化、张群等支助下,建造起来的雕龙画凤、飞檐翘角的仿古建筑译经院。他们把藏语译成汉文经书,培养了许多通晓藏语的翻译人才。数年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八兵团进军西藏,能海法师委托他挚友隆果法师率领僧众数十人为解放军任翻译,为和平解放西藏做出了贡献。

  能海法师建近慈寺金刚道场后,全国各大名山宝刹的僧众闻风而来学经论道,多达八十余人。他还在全国各地设立了许多金刚道场;绵竹去悟寺;上海的金刚道场;南海普陀山金刚道场;五台山清凉桥等。有趣的是,一九四六年美国总统罗斯福亲笔致函能海法师,邀请他赴美弘扬密宗佛法信中写道:

  “我国道德不振,盼大师来敝国弘扬佛法,救渡众生......”

  能第法师却没有去,他说:“不久,会有人到贵国来讲经的。”两年后,一个叫哈格的喇嘛去了美国,代能海法师了却了一可望而不可及心愿。能海法师将佛法弘扬国外引起世界瞩目,美国学者罗加思,瑞典汉学家马悦然教授,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生,纷纷踏上东方的神州国土,皈依于能海法师。能海法师还将藏语、印度梵语经文译成汉字,又将汉字转译成英、法、德、日等国的文字,在世界各地弘扬了佛法。

  一九五三年,中国佛教协会成立时,能海法师被选为副会长。同年他出度了维也纳世界和平会议。回国时,在上海被邀讲经。缅甸、印度佛教徒专程而来,盛况空前,人山人海,好些人在门外席地而坐。一九五四年后,能海法师被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随同周总理出席亚洲太平洋地区和平会议后,还应印度佛协的邀请去讲了《定道资粮》和《普贤行愿品》等经义,促进了中印佛学文化的交流。

  一九六七年元旦,能海法师八十一岁时,在五台山清凉桥碧山寺坐化圆寂。

  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居士撰文悼念:(略)

  能海法师是四川现代史上一位传奇式和右名度很高的人物。

页面功能: 【字体:  】 【打印】 【关闭】 【顶部
上一篇: 弘 一
下一篇: 鸠摩罗什

版权所有:法门寺 www.famensi.cn     www.法门寺.cn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陕(2022)0000016
地址: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 邮编:722201 陕ICP备06006501号-1 法门寺网络中心 QQ:76940583
电话:0917-5254002(客堂) 0917-5256955(佛学院教务处) 0917-5254154(佛协) 传真:0917-5254146 邮箱:fms@famensi.com
若有缘:供佛、供佛指舍利、布施、斋僧、佛事者请径汇款此帐户。 户名:扶风县法门寺 帐号:26310801040000214开户行:中国农业银行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分理处